在整理关于“日常世界丰富性的价值何在”的问题留言时,常常因为留言角度的多样和丰富莞尔。是的,丰富是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原因是人类个体自由意志的存在、表达和博弈,丰富性是个体对各自认为正确性表述的集成结果,几乎不可能透过设计直接达成。
我要承认最令我震动的留言是:‘那么日常世界的一致性的价值是什么?’我相信善良的提问者是提醒我们关注任何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但是将一致性放在丰富性的反面,无疑意味着强制,如果前面还有日常世界的前缀,那就是恐怖主义了。。。。。
无论是无意识还是下意识,我们的价值观其实就反应在我们设计和建造的城市里。以下是对本号上一篇推文 / 等你来说——日常世界丰富性的价值何在?/ 的全部留言留言
刘昭吟:如果我们采用正式/非正式这二元对立分类来衡量日常,日常必然归属非正式这方——毋需正襟危坐、毋需煞有介事、毋需费脑算计,只是很轻松、很自然地日复一日地重复实践,并在轻松自然的重复实践中因地制宜地发挥创意,不必装逼。曾经我们把超常规当作光荣,把装逼当作设计,为什么我们不曾想过超常规实际上是不正常,装逼追求的实际上是虚假的多样性呢?非正式才是正常,非正式才能解放想像力,才有丰富性。
大猫:丰富性作为一个结果,是自由表达与充分博弈的产物。城市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这个发明伴随着大一统的冲动和多样性的诉求,因此,城市的丰富性水平,其实反映了一种文明形态。
党国英:普通人对丰富性的洞察力强弱不大会影响人类生活。最害怕的是拥有资源的权力集团人为地制造单一、沉闷和乏味。也害怕知识界人士因为其特有的傲慢蛮横地与资源权力集团一拍即合成为丰富性的敌人。
归根到底,丰富性是世界的本来面目。人所受的教育人的组织压力类型以及人的智慧可能影响他对丰富性的体验和判断但无论如何不能否定丰富性的存在。
杨阡:今天,我参加了我们建筑学院二年级学生的城中村档案馆的作业评图。事实上,这个档案馆完全是我们老师臆想出来的产物。我们希望由125个学生的调查和访问,并且经过他们的研究和图形表达得到一个,能够被理解和阐释的,具有某种内在关系的,城中村空间特征展示博物馆。有趣的是,我们老师们发出这个指令后,就是安静的等18周。期间我们会观察和了解并与同学们交流他们的创作。今天,惊人的成果出现了,几乎每一位同学都带着自己非常不同的空间表达和叙事出现在大教室里。让我们感到兴奋的是每一件作品的脉络和讲述方式都是充满个人的色彩和内容,没有雷同与抄袭。这让我感到震惊,假如在一个建筑二年级学生的作业里一个城中村都会有不同的空间形象,为什么到了成功的,甚至是获得大奖的设计机构和设计师手里,我们的城市竟成了“千城一面”?这难道不是一个绝大的讽刺吗?
光叔:关于“日常世界丰富性的价值”的讨论,运用的方法很容易将人类社会与生物世界类比,结论也会差不多,如“丰富的生态系统更具活力,在较大的时空尺度上也更加稳定。” 这种判断自然不算错。但也不该忽视其中关键的区别,即社会是具有自由意志的人所构成。自由,意味着每个人都有对于世界、生活、他人和自己的价值判断,也意味着这些价值观会以不同方式呈现和表达。这就有了两种多元:价值及其表达方式。丰富是价值多元和表达多元在整个社会层面的形态。丰富必定存在,即使受到压抑,也只是换作更隐秘的方式。
世杰:客家话说:前世不修,儿子当媳妇。意思是瞧不起娶不到老婆的男人做家务。客家人的日常是属于女性的,男性的任务只有成功,每个客家男人都是外交部发言人,就算狩不到猎物,也要漫谈巨象的传说。日常与成功的幻觉相斥,与男性气质相斥,那么就是几乎跟世界相斥,很难很难,没房子也不行,有房子也不一定行。
段鹏 DAVID:日常世界的丰富性如同大地与空气一样,不可或缺但又从不起眼,这个征集让我们直面这个不起眼的重大问题,特别是由于权力、资本以及计划造成的中国“城市病”已经传染蔓延开来的时候。
舒一:能时常听到不同的声音,证明自己还活着。有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事物,总会比一群人总是只看同一面更有意思。
龙:我们每天都活在日常中,也只能活在日常中,却为何总幻想送他人一个非日常的大礼?其实,日常生活真精彩,非日常世界真无奈。当感觉到自我不在的时候,我们开始接近日常。
李昊 UP:列斐伏尔认为日常生活的琐碎性、重复性是导致异化的重要原因。城中村这种异托邦的存在,为抵御工业流水线带来的异化提供了可能。
黄伟文Weiwen:日常世界丰富性的价值当然是不言而喻、而且无所不在、以至于普遍受到忽略甚至侵害。所以反过来我们可以找到这种丰富性价值的价格所在,那就是政府利用公共资源想整治凌乱市容市貌至整齐划一,或者要打造标志性景观的时候,这些额外的用于消灭或忽视日常丰富性的公共投入预算,约等于这些日常丰富性价值的交易价格。
周林:丰富性是城市社会的特征所在,更是城市系统发展的价值所在。用丰富性指标,可以衡量一个城市发展的活力和创造性。但丰富性是需要支付代价的,比如工业化产品与手工产品的成本就差别很大,因此也不能拨苗助长的鼓励发展丰富性。城市从简单到丰富的变迁,背后有一个复杂的社会结构作为支撑和动力,它推动城市社会生态的进化,进而产生各种丰富性的成果。说到底,丰富性是人类文明的结果。
陈xuan: 可以期待惊喜与意外的日常
心的美庐:我们没有选择的自由,只能心向往之,谨慎前行。
葵: 城市结构应该有个与时俱进、优胜劣汰的机制,也不是越丰富越具生长力吧区块群体还是相对单一些好,毕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归属感、安全感、幸福感都会强些吧
妙宇星空: 生命世界的永恒逻辑就是:生产和延续自己的单一性,消费和体验别人的多样性。这种生产自己与消费别人的内在矛盾和张力,构成了生命进化旅程的持续演化机制。每一个单体生命的本体或许是最自私的,它的整个生命过程就是精心谋划如何把“自己”传播到整个宇宙,直至自己与宇宙合二为一。而从群体生命的角度来看,正是这种基于单体自私的自由,才是创造出群体多样性的基础。每一个多样性群体的后面,都站立着一个个自私基因。我们不要企图去“规划”任何群体多样性,因为这种“多样性规划”必然会导致单一性,因为规划权力本身是规划者自私基因的装饰品。于是,我们终将领悟到,日常生活丰富性的价值,与每一个人的独立和自由相关。
凤梨君: 人们衣食住行,生活与生存的普遍性造就了日常。基因、成长环境、精神思维的不同带来了人的差异性。日常因差异产生才赋予了城市的丰富性,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城市。不完全的定性城市才会有更多可能性,激发出创造力和生命力。
叮!!!:日常生活的丰富性就是个"乱"字,"乱"才丰富,权商勾结就是要以整治或者所谓的美好生活为由抹平了丰富,无视人类的多样选择
金□□: 瓷国的体制就是Party-States 控制一切,在瓷国任何事情不接受其控制都是不被允许的,就包括同样喜欢控制的规划师们同样在其完全控制之下,连规划师的小任性或规划师之间的分歧都必须在控制之下。这一点将越来越明显。马立安教授回国去吧!瓷国已不适合你存在了。
广龙子: 广东有个词叫“埋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穆斯林很难和别人在一个社区,孟母三迁,她要给孩子一个她认可的“价值观环境”。“多样性”是一个政治正确,是个好图画、好愿景,但我的经验告诉我,人们根据自身的“群属”特点恰当地保持距离是明智的。多样性应该在一个较大的尺度言说,小尺度应该允许一些纯粹的“单元”,这些“单元”的存在,才是多样性赖以成立的基础。
陈劲松: 城市的丰富性在于莫生人的交往和互动:城市不是机器,不是苗圃,不是大数据,不是规划,不是产业,不是产品,城市是发生这些的体系!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提出了150人定律,一个人所能信任的其他人的人数不会超过150人。这是熟人定律。但城市这个发生体系,会发生的客观信任,超乎想像!这正是城市的最大魅力。
骑四头牛的男中青年看见五只鸟飞过:城市和村落或部落是不同的。城市的多样性(多元化而异质)、陌生化、非地域性、市场化是村落或部落所没有具备的特点,而后者对应的是单一性(统一化而同质)、熟人化、地域性、非市场化等。城市是社会最宏大的叙事载体与容器,是森林,是人类最发达的开放生态系统。综合或多样是城市的本质特征,如果没有这个特征或者该表征不明显,那么这个城市可能是假的城市或者说是没有发育成熟的低维城市。小心特色小镇的同质化陷阱,小心所谓城市高线化高档化等级化的同质化陷阱!因为,没有开放,城市就不可能综合或多元。越开放,越多元,文化就越包容,城市维度就越高越宽广——城市更能成为城市,社会更能成为社会。
阿小:百味人生,造就百态人世,一样的眼光,不一样的阅历,在历史长河中能够保存下来的是一定有它的价值性。
静观潮流:其实现在的城市规划更多的只是一些人在闭门造车,完全没有深入到城市的所有者—居民群众当中,倾听他们的声音,哪怕是进行摸底调查也不愿意,城市的管理者更多的是考虑开发商的利益。所以,随着法律的不断完善,更多的开发计划往往因为原住民的反对而夭折,或者被搁浅,这个应该引起城市管理者的深思。
慰清:理想城市应该适应自然环境,可以随意欣赏城市中的每一个风景;有和谐的邻里关系,干净的街道。
: 有生活的地方就有问题产生和各种突变,希望人们能提高参与意识,一起融入,帮助协助解决,共创和谐
王真:世界的丰富性是世界本该有的特征,它会自然调节变化。任何用权力野蛮改变它状态的,很难会有好的结果。
洁: 从图底关系的角度来看,所有宏大叙事的“图”都离不开无华有序的“底”,而日常世界应该正是这外表平淡无奇、内在真实有序且自成肌理的“底”。日常世界的真实性是自然而然的,是关于生活本初价值观的,没有特意的规划与控制,却在周而复始的进程之中演进出内在的秩序与强大的弹性、积淀出稳定的传统与包容的协调、孕育出革新的灵感和创造的力量。因为真实,所以混沌,因为混沌,所以自在,因为自在,所以多样。
蒋汀婷: 资本的运作似乎使现代人已经习惯在特定的场所进行特定的活动,这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单调和碎片化。人变得程式化,非人性化。而日常世界的丰富性使人性有望走向复归。
张星: 现代日常生活陷于平淡单调与异化中,但也存在着另外一种趋势,即工业化的发展总是和都市化的发展相联系,而都市社会的发展,为个人和集体的聚合提供了场所,为来自不同阶层的人们提供了聚集的空间,因而都市社会呈现出一种丰富性,这种丰富性呈现出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个人的偶然小事的增加;一方面是更为丰富的社会事件。社会关系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才会产生出来,人也是在日常生活小事中被真正塑造和实现出来的。列斐伏尔认为,被异化的日常生活既包括着被压迫的因素也包括着解放的因素。日常生活中蕴涵着它的否定因素,蕴涵着日常生活革命的可能性。而越丰富的日常世界越有可能发生更多的科学,艺术与哲学,越有可能让人超越日常生活的局限,由此人的自主性及自为性才能有更多的发现。
行之: 一个区域的人口是单一性或者复杂化,都有其生成的因和生存的果,何必纠结它是否可称其为城市的模式?无论你称它为什么模式喜不喜欢它觉不觉得它有否留存的必要,它就在那还在那总在那,不会因你的感觉增减一分。我们无需过多去探讨它该不该存在或该以啥模式存在,这无异于纸上谈兵。而应思考,如何就它存的底子它的地气它的味道应势顺导使它更有生机使在地的居民更具幸福感。个人觉得,在地居民的幸福感才是衡量一个地方美好不美好的标准,而非有个美丽规划有栋标新立异的建筑有噪杂的闹市有见什么级别的荣誉称号。就像人,总是骨子里的品格比外在华服更能弥久留香更长久。作为外行,我不敢过多地评判规划师。只想说,无论你是何身份做何行业,首先,你应当而且肯定是“人”,正常人,所以,请接地气!请尊重在地居民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你闭门造车的美只是你的美空中楼阁,和他们无关!古语云:先做人,后做事。一样的道理:先做正常人,而后做正规划!
学文shawn: 有四点延伸思考:一、思考“丰富性的价值”,背后隐含了 “丰富性受到损害” 这一潜在思考。二、谁的丰富性受到损害?可以理解为 “组成丰富性的小单元的个性受到损害” 三、最小单元是什么?可以是一个群体、一个人、一个人的某个时间段…… 四、反之,日常世界的一致性的价值何在?
王乙力:交流与分享碰撞出灵感激发创造性人也会变得包容平和对问题有更强烈的探知欲愈学习愈成长愈欣喜谦逊
焦最平: 丰富性的前提是,要有一种健康向上并且符合国情的环境,保护或者提倡日常世界丰富性,社会丰富性的同时,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如人的素质,如人的同理心,如文化的碰撞… 我自己也会问自己怎样是符合国情,适应社会?我认为我们都要多去研究一些专业知识,提高自身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层次理解,就知道答案了。
LX :沉浸在属于自己的日常节奏里,让时光和空间自由生长,参差多态自然会造就我们和价值。
QW :可以经过不同的人和事情,不再囿于自己触目所及的一方小小的天地之间,看不同的人和事情,好的学习,坏的在内心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变成那样。
yn : 在于使居民能够持续感知到世界的丰富及无限可能性,最终发现并实现每个个体的独特价值
杨一丁: 废话不多说,众生平等。
Jason Ho 何志森: 就想說一句話:拋棄日常生活去做設計,那是在犯罪。教育也一样。
佘佘: 我觉得这篇点评的话比马立安的文章更有启发。也许理性的规划和面对生活问题“见招拆招”的应对,本身是两个不同的能力,一个要求逻辑和数据,追求精确,一个要求人情练达,同理共情,追求包容,虽然并不一定是对立,或者非此即彼,但是要共同融合,基本不可能吧。日常丰富性的价值需不需要加一些限定词?比如,在一个暂时以经济发展为核心要求的社会里,对于大多数普通城市公民,日常世界丰富性的价值何在?文末的留言有些挺有意思,有些没有看懂,浓烈思考深度扑面而来
唐冉冉:城市多样性与规则,城市众生与持续的社会进步,应当是永恒主题。理性而不是有偏欤的主观的优劣判断,可能在快速成长新兴城市走向成熟但始终是充满生机的大都市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南子:人类本性趋向多元,城市是人群聚集的物理空间,安居乐业的前提是各类人群的需要都能获得满足,遑论还有跨越既往经验的惊喜,我们对旅行的需要,不外乎也是对陌生、新鲜、不同的探究和好奇,一个城市所提供的最美好的内容,其实更应该是蕴含在其中的多元化、丰富性、包容万物的豁达、和交集流畅的欣快。希望、盼望、深圳不会演变成一个所谓的“高端”人口聚集之地……
海之光:在于激发梦想!
周海宏:人之为人,不仅仅有超拔物类的理性能力,更有低等动物所没有的强烈、丰富的感性需要。 以感性的“适宜性”为基础,感性的“有序性”与“丰富性”是人类感性需要的两个方向 ——而这正是美的核心; “有序”的对立面是“混乱”,“丰富”的对立面是“单调” ——而这正是丑的根源。 从美的本质而言,单调如同混乱,都是反美的!都是反人性的! 如果问题仅仅在在感性层面上,这个道理并不复杂。让问题变得复杂的是: “产生秩序”与“变得丰富”具有社会学层面的因素——组织控制力: 统一是有序性的保障,自由则是丰富性的前提。 统一产生秩序,产生凝聚力,维护既有的秩序,但是它也同时产生僵化与呆板;自由产生变化,产生创造力,创造未来的文明,但是它也同时产生涣散与动荡。 自由—丰富性带有更多人性的原趋力;统一—有序性则包含更多群类组织的要求。 谁能协调好统一与自由的力量,谁就能创造出既有序又丰富的世界——美的世界 ——这是既需要感性智慧,又需要组织智慧的。 缺少这样的智慧,我们的世界就会要么是单调的,要么是混乱的。 遗憾的是,“一统就死,一放就乱”成为人人们历史与现实屡见不鲜的现象! ——这个现象的背后是组织者智慧欠缺。
Green Jason:简.雅各布斯的名言: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纽约高线公园,是城市历史文脉延续与城市场景更新的成功案例,其中有两个景点是规划设计与景观设计者的神来之笔,浅表流水声和沙滩椅与不远处的哈德逊河景的有机结合创造出了闹市中的海滩遐想;可观看道路车水马龙图景的台阶,更神奇的是可观看城市马路上的太阳下山奇观。还有休闲凳的设计,别出心裁的将儿童滑梯与长凳的有机结合!更有价值的是如thehighline.org/activities 里介绍的不少有意思的活动!公共空间与各种各样的社交与教育、运动、文化艺术等等活动结合!物质与精神,硬件与软件,后者比前者更有价值!这些值得我们深思与借鉴!
欣欣然: 人都是成长在日常世界中的,好比树长在泥土之中,泥土的营养越丰富充分,树就生长得越繁茂茁壮,而日常世界丰富多样的居住地,则也必是培育成就的各色人才人物之“灵地“,地灵人杰或是这般喻意。近十余年来,接触了一些博学自负的设计师,看了一些美仑美奂规划方案,应该是特别适合于“速生林“的成长的。但这种整齐划一的地盘,终归是远离了我们东方文明的精神气质……
赵妍:日常世界的丰富性意味着这是人类的一个具有社会生态性的生活环境,而不是所谓精英们臆想的乌托邦。真实的认识这个社会,大概是很多设计规划师要先做的功课。
DuDo:走地鸡去机械化养鸡场上班:黄鼠狼微笑地说:大家好:我是黄厂长;
元培学堂赵孝萱 :日常世界丰富性的价值体现在包容尊重多元形态、多元文化,多元阶层,多元观点,多元思考与多元生活方式。兼容并存,和谐共生,各蒙其利,各得其乐。是之谓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