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们公司独立参与了深圳市海洋新城城市设计的国际竞赛,得闲复习,依然促发我们对城市未来的思考。
对城市生长逻辑的理解,海洋新城项目代表了我们对于一个未来城市的设想:
第一,它不是原有城市秩序的新拓地,而是未来城市模型的生长核;一般新城市会是沿着老城主要道路拓展的新开盘区,而海洋新城则应该反向成为未来城市的一种结构逻辑,由一个生长核长成未来的城市。
第二,它不是城市现有设施系统的新负担,而是城市未来代谢系统的源代码;一般新的城区建设,老城要增加一定的水电供给和污水处理,形成城市总能耗的增量,而海洋新城将有一套新的代谢系统,而这套代谢系统是一个源代码——它有可能修正原来的循环系统(能源、水等)。
第三,它不是汽车城市的任天堂,而是传统人居生活的超链接。在海洋新城,汽车不再作为城市设计的主要结构性逻辑,而是要还原人的街道生活尺度,满足传统的居住及交往等需求。
现在的城市建设初期往往都会把交通逻辑作为首要逻辑,即怎么抵达新区,那么交通真的是城市生长的有效逻辑吗?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城市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生长。日本奈良,最早在日本历史上做过首都,所以它是按照首都的标准、千年之城来建造的。按照记载,它已经建成了80%,建成后除了没有城墙外与西安城很像,最高峰时居住了20万人口,中间王宫门口的路名字都一样,叫朱雀大道,有100米宽,是最早建成的,在马车时代一百米宽的道路是惊人的。因为要建设做城市用地,旁边的自然河道都被清理出去了。它只作为首都存续了八十多年,日本就迁都到了京都,后来一千多年它的建设恢复到了一般城市的标准,不再作为首都来维护。这一千多年发生了什么是我们最关心的。从与规划图同比例的现状地图(见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朱雀大道已经没有了,所谓主干道、次干道、小里坊,理想的这套逻辑都不见了,被清理的河道又回来了,也就是自然逻辑的回归。最小的单元尺度也是存在的,是被保留下来的。一个个单元基本存在,只有最大的理想(我们理解的城市主要秩序)就不存在了。这并不是说明城市的规模缩小了,而是人们不愿意花代价维系它。但也有不变的,比如天皇陵,也就是说,只要花钱,一定能维护。但人们为什么不花钱呢?一种是花不起,一种是不值得。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基本的单元逻辑,大部分逻辑都不复存在,即城市的网格逻辑,因为没有人去维护它。这就是我们理解的千年城市,它的基本逻辑是什么,就是可以维护的、意欲维护的,才是可持续的逻辑。而这个逻辑下面,步行尺度才是基本的单位尺度。社群的单元认可度,在一个小社群中会被维系。而大社会如国家、城市的变化是挡不住的。一个是单元细胞,一个是逻辑,我们总结下来,如何善用传统加上技术进步手段,才能综合成为城市可持续的手段。

图1、奈良规划及现状图

项目区位及定位

海洋新城项目地处填海围垦地,周边在没有发展工业时是红树林遍布的地区,伴随东南侧机场的填海造地,工业化开始往片区拓展。项目区位特征主要有两点:一、紧邻机场、会展中心及沿江高速,具有超强的外部连接性。因一般经济都发生在人流物流信息流各种流非常快速连接的地方,故此它也处于一个经济很敏感的位置上。二、地处珠江口及茅洲河入海口,周边污水横流,且无自然生态系统,不具备自我调适与恢复能力,因此具有一定的生态孤立性。基于这两点区位特征,我们给海洋新城的定位有两点:一、它有命中注定的示范性。它是深圳不多的直接面向大湾区的片区,也处在深圳城市化进程的转折点上,深圳市再没有如此成规模、外部局限性相对较少的新用地,并且在时间上还昭示着深圳建设“海洋城市”和“世界城市”的历史起点,

基于此,它不会说更像哪个城市,而是示范给全世界的沿海城市,所以它要具有示范性。二、它有必须的生态自明性。所谓自明性就是说,我们所面对的自然态度不再是一个混沌的自然保护的态度。说到生态城市,大部分人的选择都会是“开放”、“连接”,但此场地周边自然环境重度污染,且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改变,在此简单地开放连接是不自明的,所以我们对它的策略是它要足够地封闭——屏蔽外部不良的影响,同时给予外部良好的示范。如果说从它开始出来的水是干净的,耗电量是低的,能源循环是可以自给的,那它就散发着良性的信息,如果周围都收到了它示范性作用的影响,那其实才叫生态自明和先行。

主要规划设计概念
(一)“相对封闭”、“功能自洽”的社会生态模型
村庄是一个典型的封闭型社会生态模型。它很像一个单细胞长起来的,由单个家庭的迁徙繁衍,慢慢形成一个村子,这是个可以生长的模型。而与之相比,城市的最大特点是大家要分工,所以城市不可能由一个单细胞来构成社会,它的封闭系统就要有一个基本的内核,就是社群。进入社群,我们总会强调“公共性”,批评私域。实际上绝对的公共性跟“私”一样贫乏。“公”只有一种色彩,就是没有“私”,或者“私”是最小化的。反之,“私”就是公最小化的,比如在家里,或者是自己的房间里。非公即私,这里面的文化和社会连接是极少的。

图2、通过截断外部交通来构建内生秩序

个体到公共场合,认不认识人、要不要和人打招呼这件事情重要吗?愿意打招呼可能很快能交到朋友,不愿意打招呼可能也能平安过去。所以其实我们缺少对“公”与“私”两个端点之间这么大一个领域的理解。也就是说,即使是在自洽的这样的一个区域里面,也要有完整的社会链条。
我们现在的庞大居住小区并不具备丰富的社会链条,是若干私人的单元,而公是隔离的,在小区里能和人发生的社会连接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我们其实忽略了“公”“私”之间的丰富区域,我们把它总结为“群”和“众”两个层级。
群这个层级类似于微信里的群,它最典型的特征是边界,而不是连通——“我和你不一样”,比如唱歌的群与拉大提琴的群,玩SUV的群与钓鱼的群,它有若干的边界,由若干的群进而形成群落。个体跨出私的第一步,就进入了这个群。
另外一个层级是“众”,比群要开放一点,类似于微信里的朋友圈,它最典型的特征是有限认知。认识你的人才能看见你,你有些话是跟认识你的人说的,熟不熟不要紧,所以那部分呈现出公共性特征——你会用书面语言,不会撒娇发嗲,不会把自己在群里头跟朋友的照片分享出去。个体有限开放,别人有限认知的。
有个非常形象的案例,笔者曾在北京建设部大院旁边见一牌子上书“此门正在维修,车辆请走南二门。”此牌正对大马路而放,但一般的行人是看不懂的,因为南二门是哪儿谁都不知道,反而是住在院落里的人一下就清楚了,所以这个牌子其实是给知道的人的信息,即使是放在公共场合,对公众也没有意义。而正是这条对公众没有意义的信息,却让住在院落里的人具有认知上的优越感。我们需要的正是这个,可以带来我们文化层次上的不同台阶,我们由“私”到“群”再到“众”,这样一步一步才能理解最后一个公共领域。
在大部分的设计中,我们其实缺少的是构成公共性下的这种人向公共性发展的几个台阶,而这才是城市文化的最主要的发生端口。所以我们认为在“公”“私”之间要组织丰富的“群”和“众”这样层级的空间,这需要我们在认知上和空间上把它翻译出来——一个“群”的规模大概多大,若干的“群”可能会组成了一些“众”空间,例如我们都知道某处有个街心花园,而外面走大马路及路过的人可能不知道,某处有个小咖啡厅,但住得远的人可能不知道。街心花园与咖啡厅对不知道的人也是开放的,但是是有限开放。以上对于“公”“众”“群”“私”不同空间层级的解说文字,其实是想导出一个概念——我们要构成自己的单元,同时对于直接连接到家门口外部交通,要有截断。在海洋新城的规划中,我们第一截断了外部受污染的生态环境,第二屏蔽掉了外部通达的车行交通,在此基础上内部秩序自成体系,从而形成片区的中心性,进而达成内生的品质。

图3、供应与排出系统示意

(二)“自洽”的供应与排出系统
传统城市设计是连接城市的大设施供应系统,由城市给新城区供应给水管,排污管,电力管,提供系统性服务。系统的好处是我们不需要自己生产,但也让我们对系统产生超强的依赖性。我们认为这不是未来城市的价值取向,城市要让个体解放,让每一个建筑更自由。现在我们的建筑形态与布局受诸多限制,它必须朝南边才有自然光,但又不能挡别人的光,它要接上城市的给排水管,没有给水管和排污管的地方就不能建房子,城市道路现在规定的退让红线就是为了让出这样一些系统服务空间。如果说我们不需要这些系统来提供服务,我自带呢?我就可以很自由,我的形态自由,位置灵活。
为了实现解放城市解放自我的这种自由,我们给海洋新城的规划概念是供应与排出能够自洽。这并不是完全陌生的一个技术领域,现在有能够转化太阳能的玻璃,可以有太阳能板,可以有进行雨水收集和中水利用的设备。在海洋新城,我们的给水可以由雨水净化还有海水淡化来提供,我们要在每一栋楼,或者每一个小组团,就是最小单元里达到给水与排水完全能够自洽,

实现污水零排放。我们有一整套的屋顶绿化和雨水回收设计,因为它是一个新区,所以有机会在做地下垫层的时候把回收管全都铺下去,雨水全都可以回收,通过土壤净化一次,再通过滤网回收一次,回收回来的雨水已经比较干净,再做一些净化即可以做供水使用。而排出的水,可以通过分布式的污水处理装置,甚至是可自行处理污渍的单个马桶,来实现零排污。就能耗来说,对于亚热带城市的深圳,空调是最费电的,而就深圳的气候与区位条件来看,风能、太阳能、海水冷能等可以替代的清洁能源很丰富,尤其是这个项目就在海边,海水的温度变化很小,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海水冷能制冷,还包括消防、景观等杂用水。总而言之,在海洋新城是有条件实现供应与排出自洽的。(见图3)我们相信,作为一个未来城市,“自洽”的供应与排出系统是个典型的试验,也将极具示范意义。

(三)“复合”的堤坝与可生长的城市秩序
堤坝的传统功能是城市与自然的边界。在海洋新城,我们构想了一个功能复合的超级堤坝:其一,鉴于连续性挡水的堤防功能需求,我们将同样有连续***通需求的区内干线性车行道路置于堤坝之下,形成连续的外环堤坝与堤下车行环道的组合,由此可解放内部用地,不再需要连续性道路,只需分区块接入堤下车行环道即可;其二,传统的硬体堤坝将人与自然硬性隔离,我们设想的复合堤坝则是人与自然的过渡与缓冲带,在海洋一侧,它有更为平缓的潮间界面,给水陆交界处的生物提供更多的栖息空间,而在城市一侧,它有更宽阔甚至多层级可连通至建筑顶部的绿化与活动空间,给人们提供更多的亲近自然亲近海洋的休闲场所。

图4、超级堤坝示意

图5、网格秩序的改变

在堤下车行环道的基础上,我们将接入各区块的车行支路亦全部下埋入地下空间,与规划轨道交通形成配合,地面空间则全部释放作公交与慢行专线,从而搭建片区的绿色交通系统。地面公交也不是必须的,只在完全建成后才有必要,一开始是没必要的。最常用的交通方式是步行交通,我们的每一个组团、每一个城市的区块都是步行可达的单元。我们把公交的站点和地铁的轨道交通站点罗列了以后发现场地每个点200米就可以到达公共交通站点。在这样一个封闭地下车行系统里最先可以实现的是无人驾驶或汽车共享,而因为在这套系统里车可以一直运动,也不需要停车场,或者只需要很小的停车场,换乘点都在和外部的连接点上,出去以后才融入城市大系统。我们可以来对比一下原来的规划,它将城市的网格道路系统全部延伸进片区,在这种秩序之下,一块一块的用地还没有填满的时候,道路就必须完整地先修进去。而我们的规划,因为脱离了这种网格秩序,像一个个类似于细胞的岛屿,

可以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生长,比如先长了四个单元,我们就修这些,再长一个单元再修一条路进去,在生长的任一过程都能保持完整性,所以我们的片区就像一个生物体在生长,骨骼长一寸再长点肉,具有极大的弹性。我们期待这种全新的生长逻辑可以作为示范以后慢慢影响整个城市。

(四)片区特征及场地记忆的建构
作为一个外部连接性超强的片区,海洋新城当然也会有港口。原来的做法是在城市岸线之外筑堤形成离岸港,这也让片区失去了建立独特识别性的机会。我们的规划将港口移至城市内部,让港城形成包裹关系,使港口本身能够成为城市的生长核,也让港口成为人们认知片区的重要标识。
另外,片区原先作为围垦养殖区,最重要的场地记忆是围垦的边界与尺度,我们将原来围垦的边界、尺度用在未来的城市尺度。我们认为所有的尺度里头原来每一个单元的尺度都是可以记忆的,比如奈良,单元可以记忆,但大尺度已经不可持续了。

(五)基于城市管理的消极规划

针对海洋新城的规划管理过程,我们提出了“消极规划”的概念。消极规划对应的是积极规划,即full design,百分之百的规定性,规定了道路,块地功能,建设强度、高度、层数、停车位数量。我们认为要退出这种管理模式,规划要削减自己的权利,这也是自明性,通过减少规划的权利,给城市生长的机会。比如有块地在我的规划图上是居住用地,我原来100%都规定是居住,现在可能只规定50%,就是说只有50%必须是居住,其他50%规划不限定。那么它就有机会修正,如果规定错了,至少还有50%的机会去改正错误。以海洋新城旁边的前海商业写字楼为例,空置率达67%,这是难以修正的错误,如果当初这块商业用地只规定它必须50%建写字楼,那至少还有50%可修正,也就是说错误可能降到20%以下。这是从功能管理,改变成基本功能加弹性指标的管理。

而单一容积率的管理,则应转变成覆盖率加弹性限高加城市形态的管理。同样大小的地块,在相同的容积率下,建出来的建筑面积一样多,街区形态却可能完全不一样,所以单一容积率的管理其实是无意义的。(见图6)而如果只管理形态,规定它是这种而不是另一种形态,那么则不需要再管理其他的东西。容积率管理最有可能推动的是建高层,因为它最简单。因此我们其实只需要做形态管理。比如道路,我们原来的道路是规定了红线,实际上很多道路有些地方不需要那么宽,人行道不需要那么宽,它其实是一个可调适的空间。

图6、相同容积率下的不同街区形态

图7、消极规划管理示意

我们只要规定它的基本交通空间,比如中间有两个车道是必须的,其他的空间是车道还是什么都弹性管理。它的边界,如果说在某处给城市做了一个公共的残疾人的设施,那就可以突破道路红线,让它更接近公交车,让它有可以修正的可能性。比如一个商业建筑,我们只规定它商业部分的停车空间,有可能它自己发展出其他的停车空间,有可能它在屋顶发展出一个幼儿园,或者绿化,或者是首层还可以有口袋公园。它有很多机会,城市的多样性就呈现出来了。这个就是我们的理念,不做过多管理的消极规划。(见图7)

规划设计草案
以下就是我们在上述概念指引下做出来的规划草案。(见图8)
这里,我们想强调一下片区的水系统设计。(见图9)我们在顶部与底部做了两组导水堤,设拦截闸与外部隔离,在涨潮时片区各运河口的闸口都闭锁,不让茅洲河与珠江的浊水进入片区。我们不跟近处的水交换,那我们的水循环从哪儿来呢?这是我们唯一认为应该花些钱的地方——从三公里以外,就是我们监测珠江污染开始变淡、海水水质开始变好的地方,用一个水管抽水回来,用洁净海水冲刷片区内的整个运河,在退潮时有限打开几个水闸,让片区运河水往外海排。也就是说我们自身的水是干净的,排出去的水也是干净的,这就是我们前面强调的生态自明要封闭。
最后,再展示一下我们设计的典型街区,(见图10)它由一个一个的单元组成,具有复制性,以街道为主导秩序,以步行为基本逻辑。我们还引入了天井这个概念,不断地延展复制,因为车行交通秩序全在地下,所以它会不断地形成多个天井来处理光线及与地面交通的连接。

图8、规划设计草案

图9、水系统设计示意

图10、典型街区设计示意

期待为未来设计的这样一个有生态自明性的城区,能够为深圳城市建设的新阶段提供某些示范价值。

(注:本文由吴文媛口述,刘小艳整理,张辰、张湾参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