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由David de Vries导演的《Life After People》提出这个问题:如果人类突然消失,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大自然需要多久才能将人类留下的痕迹全部抹去?导演在片中强调,这不是一部科学幻想电影,而是依据了若干学科实证的模拟演进。在影片中,科学家给出的答案是:230年后,人类建造物完全朽坏,大部分已经消失。人类灭绝20万年后,将再也找不到人类曾在地球上生活过的痕迹。让人心生疑惑的是在我们目力所及的人类建造历史中,超过1000年的构筑不少,超过200年的几乎随处可见。可见根本的差异在于“人类是否消失”。

在所有历史存留的构筑物上,随时可见人类力量持续的干预:修缮、翻建、更新、改造……正是人类意愿、财富和技术的持续的灌注,才使得这些构筑物维持我们所见的状况,并让我们能够透过这些物理建造,理解技术和文化进步的历程,积累改良和创新的经验。

深圳体育馆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其文化和技术里程碑的意义不用赘述,在当下要拆除深圳体育馆的理由里,第一条就是设施陈旧老化,那么新建的体育馆能保证多久不老化和陈旧呢?这世界上还没有不老化朽坏的人工建造物,面对老化和陈旧,应该有多种选择的处置方案,维护更新、改变功能、当然,也可以拆除,关键拆除的标准和决策的程序是什么。

我曾经将鸟巢和英国伦敦碗(同为奥运会主场馆)做了一个比较,来梳理一下体育类场馆的评价标准。

建设时间 鸟巢 2003年12月—2008年3月
伦敦碗 2008年4月—2012年
观众座位 鸟巢 永久座席8万个,临时座席1.1万个
伦敦碗 8万个(同时还可容纳10500名运动和4000 名工作人员)
赛后功能 鸟巢 国际、国内体育比赛和文化、娱乐活动。
伦敦碗 地上部分全部拆除回收再利用,缩水成容纳2.5
万人的社区体育场,用来举办综合性运动会或者承担社会大型活动
设计理念 鸟巢 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温馨“鸟巢”,也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设计者们对这个国家体育场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只是坦率地把结构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
伦敦碗 它有着最为复杂的装卸工程,像一只盛满空气的大碗!为了保证赛后有效利用,设计人员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了与众不同的“遗产”设计理念,确保赛后拆除部分的结构构件可以直接使用到一般写字楼建筑中,事实上这些构件全部卖给了建筑商
专家评价 鸟巢 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上将具有开创性意义,将为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建筑发展提供历史见证。被评为全球在建“最强悍”工程
伦敦碗 这不是那种以壮观的外形取胜的体育场,但这是一个更聪明的建筑

在这个比较过程中,最为打动我的,是伦敦碗奥运会后的规模缩水设计,这体现了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思路——-一个适合社区活动规模的设施,才会有更频繁使用的可能,才能避免普遍的亏损,降低长期的维护费用。深圳老体育馆的拆除理由之一,恰恰是规模太小,不能适应赛事的要求,深圳有很多规模足够的体育馆,难道换个场地比赛不是比大费周章削足适履式的拆改更合理么?更何况,扩大后的场馆维护,是一个长期的负担,也就是说除了当下的投入,深圳的后代还要为此长期地维护埋单,那么,新一代的深圳人会答应么?
三年前,我曾参与观摩深圳南山某小学五年级的一个思想品德课的拓展课程,课程的设计是让学生选择一个社会热点问题,跟踪新闻走向,走访相关人群,在教师的组织下,学习用罗伯特议事规则,来讨论公共问题的视角和决策机制。学生们选择了当时的新闻热点—梅林公园种梅树花期太短造成浪费的问题,作为讨论的主题,品德与社会课堂成为了模拟议事厅。学生们被分为五组,分别代表行政官员、城管环卫、植物专家、普通市民、新闻媒体。通过分组调研各自相关背景的人群,陈述他们代表方的意见,并通过辩论、研讨,大家了解到不同社会角色的不同视角,了解了绿化经费来源和使用规则。最后,学生得出的结论是:政府职能部门种植梅树或者什么其他树种没有问题,关键是市民应当有知情权和参与决策权,对于政府经费的使用应该有听证会,使用的效果应该有评估。这个过程老师和我这个观摩者都不曾给任何意见,这些五年级的孩子的结论让我汗颜,他们没有得出任何指责政府乱作为,指责设计想当然,指责管理没有评估的情绪化结论,他们中一个孩子总结自己小组的意见时说:这种不当设计造成的浪费,我们有责任,我们没有告诉他们这样不合适,我们现在要讨论的不是谁做错了,而是我们如何参与表达我们的意见。
所以,关于拆除或者改造一个公共建筑的决定,我们要给未来的交待是,我们是如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