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通过广东省佛山市乐从镇北围西北片区的规划实例,从交通减量、步行与自行车友好、多种功能叠加、以自然雨水系统取代地下雨水管网工程等方面,探索一种“低投入、高安全”的规划布局模式,以期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减量化、功能混合、低影响、低投入、生态安全

1、引言
现代城市是一台巨大的消耗器,我们赖以生存的食物,用来御寒的衣物,建筑及道路的建设与维护,给排水、电力、电信等工程系统的建设与维护,等等,无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能源与资源来支撑。而规划师们大笔一挥带来的宽阔马路,足够体现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及车水马龙,拆了又建的房屋,以及依赖浇灌系统的大型城市公园,等等,更是为城市的“高投入”推波助澜。
而在“高投入”主导下的,却是城市的“低安全”系数:宽而直的马路带来的快速车流,使交通事故频发;在汽车尾气、燃煤取暖,以及工业排放的合力贡献下,城市PM2.5持续飙高;高成本的道路管网排水系统在雨季来临时失效,城市陷入“逢雨必涝”的魔咒;不断抬高的河岸堤防以及建设地坪,仍旧阻挡不了洪水入侵的脚步;旱季时,河流则陷入缺水干涸的境地,地下水位线持续下降,大面积耕地受旱,人畜饮水困难。
终将枯竭的能源,日益紧缺的资源,不断恶化的空气质量,时有发生的人为交通事故与极端气候灾害,无不向规划师们敲响着警钟:以往那种过度依赖能源、资源的供养,以及工程手段的规划思路,还能让城市发展多久?
在我们公司新近完成的佛山市乐从镇北围西北片区规划项目中,我们试图跳出惯常的规划思路,努力探索一种可以让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低投入、高安全”的规划布局模式。

2、项目背景

乐从镇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佛山市以南,顺德区西北,距广州市仅30公里,毗邻港澳深。北围西北片区处于乐从老镇区以南,中心组团以北,北起佛一环,南至迳口河,西起佛山大道,东至新桂路,规划面积约2.1平方公里。(乐从镇及北围西北片区区位见图1)

场地内50%为已建设用地,包括家具塑料等厂房、大型商贸及物流公司,由此带来的是城市服务功能的缺失,重载货车与小轿车、摩托车并行的繁忙道路、高频的噪音及多发的交通事故。(现状土地利用见图2)

场地还有50%为未建地,均为低洼基塘,塘低标高约-0.2米,比外部水道防洪标高1.786米将近低2米,这也意味着这部分土地必须填土2米以上,才能达到安全建设标高。(场地剖面见图3)

3、“低投入、高安全”规划布局模式的构建

3.1现状用地的逐步置换及规划用地的弹性

过去“功能分区”思想主导下的用地单一,使工作、居住、购物彼此相隔较远,是产生大量必须依赖机动车的交通出行需求的根本原因。本项目将对现状用地进行逐步置换:靠近城市道路的转变为商业及商务办公,面向河涌的转变为居住及中小学等配套服务,河涌沿线及未建地则转变为公园绿地,由此逐步构建片区的多种土地用途,使居民得以就近上班,就近上学,就近购物,就近休闲娱乐等,从而减少远距离的通勤需求,减少机动车能源投入及污染气体排放;同时也使得片区能源供应峰值在白天和夜间,工作日和周末交替出现,大大提高了能源供应效率。

在有明确功能的用地之外,我们预留了约7%的弹性用地,暂不赋予确定性功能,未来随市场需求而定,可以是居住,商业,亦可是与片区其它用地无冲突的有功能明确的土地,也尽量划分更小的街区,以鼓励功能的进一步混合。(规划布局示意见图4)

3.2“分等级悬挂式”路网
“网格式”路网是在平原地区惯用的路网形式,网格秩序也是最民主的一种秩序,无等级之分,通达性均匀。但对于周边存在因大型商贸及物流带来大量交通流的复杂片区,网格秩序将不可避免带来大量的穿越***通,带来过量的交通噪音,也就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隐患。另一方面,“网格式”路网也是最不利于分期开发的一种路网形式,必须一次性建设完成,才能建立有效的交通循环。
本项目除已有城市主次干道之外,未新建任何一条东西或是南北直接贯通的宽大马路,而是在每个小片区以回路或尽端路构成相对独立的自体系之后,再悬挂于城市主次干道之上,由此形成等级分明的道路网格系统,便于内部与对外交通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也利于分小片区依次开发,减少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对于城市发展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也有更好的适应性。(道路交通规划见图5)

3.3慢行系统构建
本项目以“人”的出行作为交通设计的出发点,而非惯常的以“汽车”出行为出发点。我们设计了一套由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组成的连续慢行道(见图6),串联片区主要功能空间,包括公共服务设施,如中、小学,城市级别商业设施、文化中心、社区的服务中心;主要交通换乘节点,如公交站、地铁站;主要开放空间节点,如公园、亲水广场。片区内居民的日常出行,包括上班、上学、购物、休闲等,均可使用这些慢行道得以实现。
慢行道与车行道之间的绿化隔离;慢行道与车行道交叉口的混合信号灯及慢行过街优先等细节设计;结合建、构筑物的遮阳避雨设施;等等,为片区树立慢行友好的形象,在片区内真正建立系统可达,安全有效的慢行网络,为绿色出行提供基础和保障,从而减少对机动车交通的依赖,降低交通能源投入。

3.4充分利用现有设施

本项目中,已有明确用地意向的是生物医药企业,我们将其放置于现状未建地块内(见图7),且靠近现状城市道路及旧村,一方面无需拆迁,可以利用现有城市道路接入,另一方面在片区尚无服务功能时可以先使用旧村的服务,如此,可以实现项目前期的“低投入”。
此外,我们将商业、办公等吸引大量人车流的功能都围绕现有城市主次干道及公共交通站点布置,同时从城市主次干道及公共交通站点到片区内部及河涌沿岸,开发强度逐渐降低,使主要人车流能够使用现有城市道路进行疏散,给水、电力、电信等新增市政需求也可以依托已有市政管网快捷简短供给,从而间接减少新建设的交通和市政投入。

3.5模拟自然雨水汇流系统
对于多低洼基塘的用地,一方面要考虑高额的填方成本,另一方面也得考虑场地填平后雨水的排放,因此常规的沿道路系统铺设完整的地下雨水管网的做法是不合适的。其一,庞大的地下管网的铺设及后期维护,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其二,填平后的场地几乎无坡度,对于靠重力自流的地下雨水管,需不断地加设提升泵站,才能使雨水排放至外部水道;其三,雨水径流要么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由管网排放至河道,对受纳水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要么汇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加大污水处理成本;其四,暴雨季节各场地内雨水全部快排至外部水道,加大了洪峰流量,加剧了洪灾风险;其五,地下雨水管径的计算是依据历史暴雨强度统计资料而作,并假设降雨过程中雨量在各时间段内均匀分配,而真实情况并非如此,20年一遇的暴雨可能每年发生一次,一场24小时的暴雨也可能在30分钟内就集中了80%的雨量,如此,我们的地下雨水管在旱季无所事事,而在雨季却不足以抵挡短时间的密集雨量,使城市陷入内涝的险境。为避免地下雨水管网的种种弊端,本项目并未对场地采取全部填平的方式,而是留出所有河涌及部分低洼基塘,将其改造成一套完整的雨水系统,我们称之为“模拟自然雨水汇流系统”

首先通过绿色屋顶与绿色街道,对产生雨水径流的源头进行截流、下渗,多余的雨水溢流至组团间的下凹绿地、植草沟或雨水花园,在此截流、下渗一部分后,再溢流至由原有低洼基塘改造而成的雨水湿地,经湿地截流、植物净化后,溢流至现有河涌,经河涌与城市河道交汇口的湿地处理后,最终汇入外部城市水道。

在这套模拟自然的雨水系统下,15%的用地无需填方,整个场地无需铺设整套地下雨水管网,只需在路下设部分连接管即可,极大节省了建设成本,后期维护也简单低廉;其次雨水径流经过了多次植物处理后才汇入城市河道,将对河道水体的污染威胁降到了最低程度,也不加重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负担;再者,雨水径流在其流程中经过多次的截流与下渗,最后到达城市河道的水量非常有限,不会加重暴雨期河道的行洪压力;最后,这一自然雨水系统不受管径成本限制,可以在历史暴雨强度统计资料计算高峰雨量之外,再预留足够的弹性空间,使片区内涝安全系数大大提升。

3.6多功能叠加空间
本项目设置的自然雨水系统,也是一套多功能叠加的空间体系:其一,经绿色屋顶、绿色街道、下凹绿地、雨水花园等截流的雨水,可以通过回用设备,再用做建筑内部冲厕、花园绿化灌溉、消防用水、工业冷却水等,使雨水成为一种可利用的水资源;其二,这一雨水系统也是片区主要的绿化景观空间,基本依靠雨水进行浇灌,节省了城市的绿化养护成本;其三,在满足计算暴雨量容纳空间之外设置的步行道、活动小广场、亲水台阶等,使这一雨水系在暴雨时是雨水行走的通道,在无雨时则充当了片区公共空间的角色;其四,雨水在流经自然雨水系统过程中的下渗,使地下水不断得到补充,避免了因地下水位下降带来的地质灾害隐患。

4、结语
从现状用地的逐步置换及规划用地的弹性、分等级悬挂式路网、慢行系统构建,到现有设施的充分利用、模拟自然雨水系统及多功能叠加空间,其出发点都是为了尽量降低城市建设与运营中的资本与资源、能源等的投入,改善环境品质,并提高城市抵御洪涝等自然灾害及应对经济形势变化风险的能力,达到“低投入、高安全”的精明发展目的,其结果必然导向城市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克利夫芒福汀(陈贞、高文艳译),《绿色尺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 美国规划协会,《规划和城市设计标准》,2006
  3. 李婧、王晨等,可持续排水系统——城市内涝防治系统设计的生态途径,水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