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放港口城市——“长崎”
日本从17世纪初期到19世纪中叶断绝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度过了所谓的“锁国”时期。在此期间,唯有长崎是对外国开放的城市。虽说是开放的港口城市,被允许入港的也只有中国(清朝)和荷兰。这种闭关锁国状态一直持续到江户幕府末期的1854年。
——闭关锁国时期的长崎。1639年,幕府担心基督教侵入日本,除了不会将基督教传入日本的荷兰和中国以外,禁止其他国家入境和日本人出国。以贸易为目的来到日本的荷兰人,被安置在长崎湾中建造的人口岛(长崎出岛)上,其商业活动也被限定在岛内。当地行政部门在港口附近用围墙和沟渠围了一块地(唐人屋铺)作为中国人的居所;为储存中国人运来的货物而建造了人工岛,将这作为中国人的商业活动地(新地唐人养物所)。另外,中国人还带来了当时最新的佛教——黄檗宗。
19世纪的长崎
——开放后的长崎。这种状态持续近200年后,1854年,日本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的压力下打开国门,闭关锁国的时代结束了。沿着长崎的港口码头形成了外国人的居留地。与此同时,在横滨、神户、函馆也形成了外国人居留地。这些区域的空间结构与日本传统的城市空间构造不同。贸易办公室、商业设施都沿着港口建设,沿海修建了海边游览线路、散步小路(Promenade)。这些建筑使用了过去日本所没有的砖,用西洋的方式来装饰。因为不习惯东亚的潮湿气候,西洋人的住宅建造在丘陵地带。住宅建筑方面,在西方的住宅样式之上,添加了带有印度等南亚风情的阳台等建筑风格。西洋式公园、赛马场等娱乐设施、人车分离的道路、两旁栽树的街道也逐渐完备起来。这是在中国的都城城市建设风格传入日本(7、8世纪)后,日本再次在城市建设使用外国的方式和式样。这对此后的日本城市形成、城市的西化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19世纪后半期的居留地
——近代重工业城市的形成。明治维新后,长崎最先开始了近代工业的发展。长崎湾外海岛的煤矿被开发,人们在海湾的西岸建造炼铁工厂,也开设了制造大型船舶的造船厂。在外国人居留地中从事商业活动的英国人等对长崎的初期工业化贡献很大。此外,在长崎湾为中心的旧市区对面(长崎湾西岸)建造了以三菱为中心的重工业企业群。所以长崎海湾东部西洋(荷兰)与中国的异国文化风情浓郁,海湾西部则近代工业遍布,长崎成为一个有着鲜明特色的城市。
1945年8月9日,原子弹被投到这座重工业之城。现在的长崎从废墟上崛起,再次成为重工业城市,同时它也是一个充满异国风情的旅游城市,热闹非凡。
2、产业城市——仓敷
仓敷有两个城市面貌。旧市区是在近世船运和海运的交界处形成的内河港口城市。在明治时代后(19世纪后半期),这里的纺织业兴起。伴随着产业资本的积累,城市基础设施得以完善,城市文化得以充实。另一方面,现代(20世纪后半期)在临海地区形成了重化学工业(机械、石油工业)区域。现在,仓敷有沿着运河的旧市区的商业纺织工业和沿海地区的重化学工业两个区域,这是典型的日本产业都市的空间构造。
——近世的仓敷。在近世,仓敷是德川幕府(中央政府)的直辖地,不是城下町。平原地区是近代开拓的区域。流经城市中央的仓敷河是运河,内陆地区的大米(幕府征收的税)等通过这条运河被运送出去。下游建立了内陆港,储存物资,从事流通业的商人聚集在这里形成了繁荣的城市。中央派遣官员管理幕府直辖地。日本各地的藩由藩主通过强大的武士团来管理,直辖地没有武士团,统治力比较弱,
中央派遣官员管理幕府直辖地。日本各地的藩由藩主通过强大的武士团来管理,直辖地没有武士团,统治力比较弱,因此就有了居民自主成立的行政机构。也就是说,民众参与型的合议制共同体很早便成立了。共同体的设施之一就是“义仓”。居民每年提供大米、小麦等谷物,发生饥荒和灾害时可以用它来实施救济。进入近代后,形成了之后要提及的大原孙三郎(1880—1943)的祖父也参加的新型“义仓”。这种居民参与仓敷的传统,也影响着近代以后的城市建设。
——纺织工业兴盛的近代仓敷。在近世,仓敷是一个物流基地城市。明治维新(1868年)后,开始计划在当地生产此前在近郊生产的棉制品,纺织工业兴起。大原孝四郎等人于1888年设立了“仓敷纺织”,将周边农村栽培的棉花加工成棉线用于出口。创业之初,利用仓敷河(运河)进行水运运输,仓敷纺织设立3年后铁路开通了。和日本的其他城市一样,铁路的路线和车站与传统的城市中心不在一起,所以在新车站和旧市区之间形成了新的街区。
此后,仓敷纺织的经营由大原孙三郎继承,并开始了丝织物、化学纤维的开发。大原孙三郎是英国乌托邦社会主义者Robert Owen(1771 — 1858)的信仰者。他向Robert Owen学习,边发展事业边改善工厂劳动者的生活环境,此后进行了城市改良,使城市文化和城市设施更加充实。仓敷纺织和大原孙三郎还设立了各个水平的教育机构、农业、社会问题研究所、医疗机构以及日本民间最初的现代美术馆等。另外,仓敷纺织和大原孙三郎以个人名义修建了很多城市基础设施,即道路、桥梁、电力设施、上下水道等,之后移交给市政府管理部门。可以说,近代仓敷的城市基础是民间企业和民间人士建设起来的。这种以民间力量为主导的近代城市建设,在日本是非常罕见的。(现代,作为主题公园Theme Park项目而开始的“Huis ten Bosch”,是民间开发的城市。关于这个城市将在后文中叙述。)现在,依据日本的“文物保护法”,仓敷中心部、运河沿岸被指定为“重要的传统建筑群保存地区”。
——现代的仓敷。进入现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沿海区域的“水岛地区”和“玉岛地区” 建立了“水岛临海工业地带”。这里成为了日本屈指可数的联合发展区域,形成了石油化工、钢铁、汽车等产业带。另外在填埋盐田而建造的“儿岛地区”,兴建了办公室、纤维产业和造船厂等。
3、研究学园都市——筑波
1960年代,为了分散首都东京的人口以及城市功能,设置了首都圈整备委员会,研究转移首都的一部分功能。1970年,制定了《筑波研究学园都市建设法》,计划在离东京中心东60km的筑波山麓的农村地带规划一个约30km2的新城市。
计划的内容是研究教育设施地区,住宅地区以及市中心地区共计27km2。关于研究教育设施地区的构想是,在北部中心设立国立筑波大学,同时配置文教系、建设系等相关设施,在南部中心设立国立研究机构——工业技术院,同时配置理工系、农林·生物系等相关设施。住宅区包括公务员住宅、公团住宅、公营住宅和私人共有宅基地,同购物中心及学校建设在一起,分散配置在整个城市中。在市中心地区,南北设置pedestrian deck,实现人车分离。行政机关、会议中心、大型商业设施等将集中这里。
住宅区包括公务员住宅、公团住宅、公营住宅和私人共有宅基地,同购物中心及学校建设在一起,分散配置在整个城市中。在市中心地区,南北设置pedestrian deck,实现人车分离。行政机关、会议中心、大型商业设施等将集中这里。在地下建设7.4km的共同管道,里面集中铺设上下水道、电力·电信、废弃物除尘管线,提供和排出各种能源。国家计划设立的新城市周边是“周边开发地区”,其中有民间企业所开发的住宅、工厂和民间研究机构等。另外,以前的农田、农村的一部分进入新城市中呈马赛克状分布。
新城建设从1968年开始动工,到1985年大致完成。新的行政区域“筑波市”合并了周边的城市和农村,现在总人口为22万人,面积达284km2。从就业者分布来看,第一产业从业者约3,000人、第二产业约17,000人、第三产业约69,000人。教育研究机构和企业数目约300个,其中研究人员13,000人。
城市建设之初没有一次运送很多人的交通工具(铁路),有大约30年左右的时间,从东京市中心来回筑波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高速巴士。2005年开通了从东京到筑波的铁路,在筑波市中心设立了中央车站。从中央车站到东京市中心大约45分钟。这条铁路线路总长58km,是东京圈中最新的铁路,全线或是地下或是高架,没有道口,全线自动驾驶(ATO),以130km /h的高速运行。虽然线路不足60km,但沿途通过东京、琦玉、千叶、茨城。它不仅满足了东京—筑波间的上下班通勤需求,也满足了沿线观光的旅游需求。现在每年运送约1000万名乘客。
4、休假、疗养城市——轻井泽
日本的休假、疗养地多为温泉所在地。富士山脚下的箱根从近代以来就作为风光明媚的温泉旅游地不断获得发展,现在也是日本有名的别墅区,以及1980年代以后日本各地兴建的别墅的模型。
轻井泽是从江户(东京)到京都的中山道途中的住宿街。中山道是近代日本陆上5大交通干线之一。从江户(东京)出发,只要跨越日本最大的岛——本州的中央分水岭一点,日本海的一侧就是轻井泽,是位于浅间山火山脚下、海拔1000m左右凉爽高原地区中山道沿线的小城。夏季(7,8月)气温26℃—17℃、冬季(12,1,2,3月)气温5℃—-7℃。——避暑地的形成期。明治维新20年后的1888年,一名加拿大基督教传教士在这里建造了别墅,这是轻井泽作为避暑胜地的开始。
对西方人来说,东京的夏季气温高湿度大让人难以忍受,于是他们找到了能凉爽地度过夏季的避暑胜地——轻井泽。自此面向西方人建造的旅馆和别墅逐渐增多。同一时期,这里到东京的铁路开通了,避暑游客来往的便利性也为轻井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900年,这里约有60座西洋风格的别墅和教堂。为满足西洋人生活需求,陆续出现了面包店、火腿等食品制造、西式服装、照相馆等服务业的店铺。针对没有别墅的西方人,提供西式服务的旅馆也开业了。高尔夫、骑马、网球等西洋式的娱乐也很盛行。这里成为了在日本的西方人的聚集地,居民中有日本人也有西方人。长崎、横滨、神户等港口城市是受西洋文化影响的大中沿海城市,而轻井泽是西洋文化在此扎根的高原休假、疗养小城市。1910年在这里住宿的客人超过了10万。
1920年超过1,000名外国人在这里度过了夏天。这个时候别墅向西侧扩展。日本人也开始在轻井泽建别墅或者在此地的旅馆里避暑,合计5,000名以上的客人在这里度过夏天。这种西式的避暑方式第一次被日本人所接受。浪漫派的作家们以轻井泽为题材创作了很多名作。夏季,画家、音乐家等都聚集在这里,避暑胜地的环境和氛围孕育出了新的文化。
到1930年代中期,这里的别墅户数已经超过了1,000户。顺便提一下,1942年当地的居民是8,742人。
——战后作为旅游胜地获得很大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1960年,这里的居民达到了2,500户。
1970年代中期,别墅7,000户,来轻井泽的客人一年超过500万人。
1993年开通了东京到轻井泽的高速公路。1997年开通了高速铁路北陆新干线,满足了第二年长野冬季奥运会冰壶比赛场地的交通需求。从东京到轻井泽,高速公路约2小时,如果乘坐新干线只需1个小时,轻井泽作为周末度假的别墅也非常方便。
现在轻井泽町的常住人口约9,000户,人口19,000人,其中外国人250人(中国人最多,有58人)。居民的就业结构是5%从事第一产业、15%从事第二产业、80%从事第三产业,据此可以推测旅游产业的比重很高。居民的住宅数是7,000户,别墅15,000户。为旅游而来的人数是350万人,预计全年总数为800万人,大多数集中在4月到11月,约300家店铺也只有在这个时期才营业。许多的美术馆、博物馆、音乐堂、大型购物中心也纷纷在此开业,许多客人是当日往返这里,目的是购物+旅游。
5、大城市近郊的Bed Town、多摩New Town
伴随着日本1950年代后半期的经济增长,在东京圈从西侧的神奈川县横滨市、川崎市到东侧的千叶县君津市,形成了几乎环东京湾一周的沿海工业地带“京滨工业地带”。被称为“日本四大工业地带”的还有名古屋圈的“中京工业地带”、大阪圈的“阪神工业地带”及“北九州工业地带”。进入1960年代,日本开始推行“太平洋经济带”政策,这个地带形成了东西长为1000km的工业化区域,其中包含“京滨”东部的千港湾区域,和“中京”之间的静冈县区域,“阪神”和“北九州”之间的濑户内海沿岸区域。到1980年代在这个区域60%的人口、70%的工业品出货数量都高度集中了起来。
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大量的人口从地方小城市和农村涌入大都市圈。很多地方的年轻人,被称为“集体就业(从某个地方集合起来一起去东京)”、“金蛋(中学刚毕业的人才)”,他们涌入了大城市的生产车间。另外,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也多布局在大城市。尽管为他们准备的生活设施马上就开始建设了,但大城市里除了固有的社会问题,比如土地狭小、环境拥挤、卫生问题(日照、大气、水等),交通问题(上班、上学等)之外,还产生了住宅(被称为“小鸟屋”的狭小住宅、过于拥挤和长时间的“通勤地狱”等)问题。
——Bed Town计划。因此1960年代中期开始,政府计划在东京西部的多摩丘陵地区开发一个面积为2900公顷,能容纳34万人的住宅城。计划的土地利用比率为住宅用地35%、教育+公益用地20%、道路用地20%、公园绿地20%、商业用地等5%。这个开发计划将构建非常良好的居住环境。
从1970年代初期开始入住,还实施了“近邻住区理论”和人车分离的交通网计划。进入1980年代,住宅城更加重视住宅的质量和多样性,也扩大了开放性空间。一个住宅区里有1所中学、2所小学,面积约100公顷,住宅3000—5000户,人口12000—20000人。公园、商业、公共设施的建设也以此住宅区为单位,还开设了“近邻中心”。几个住宅区作为一个地区,设置“地区中心”。在整个地域的中心设立“城市中心”,并开通了多摩中心站。在开始使用住宅之前,在地下设置共同管道,其中设置包括区域冷暖空调在内的民生工程。
城市东西14km,南北1—3km,这种横宽的地域形状对于铁路的建设、对于民生服务,最重要的是对于该地区的阶段性建设来说是最适合不过的。
——从高峰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地区开发的顺序是从东侧开始每个地区依次进行,因此地区内的年龄层、家庭构成较为相似。伴随着高速的开发,无法避免地出现了New Town全区居住者的“均质化”。就学儿童、学生数量在1986年到达顶峰后开始减少。另外,居住者的老龄化、建筑物的老化问题也同时出现了。该地区出生的年轻一代希望就近居住和工作、市中心环境变好等原因,使他们都离开了New Town,回到首都。因为只剩下老年人家庭居住,无可奈何地出现了住宅区的活力在减少。计划的2900公顷中有约10%还未被开发,这项开发项目经历了40年,现在却很难说在经济上获得了成功。现在正在寻求再生,创造新价值的机会。
——New Town计划的效果和问题。多摩等1960年代New Town的开发对改善日本的居住环境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为标准家庭(父母和两个孩子)而开发的功能性住宅Plan(“2DK”等紧凑合理的房间布局),“吃饭”和“睡觉”(寝食分开)的分离,卫生的厨房和西式厕所等都成为以后民间住宅开发计划的教科书。另外,在城市地区层面,以“近邻住区理论”为基础,以学校为中心形成生活圈,合理地配置绿地、公共设施、商业设施的大小以及人车分离等现代化交通计画等都成为20世纪后半期日本的城市·地区规划的模型。
同时,可以从New Town的开发中得到教训。均质且迅速的大规模开发,容易陷入“均质化community”。年龄层、家庭构成、职业、收入以及生活方式都变得相似,社会的需求(教育、医疗、消费等)急剧增加或迅速减少,经常导致一个时期不足,另一时期却过剩。可以说这是均质化社会的缺陷。“多样性”带来的牢固性不仅适应于生物社会,也适应于我们人类社会。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扩张后的大城市如何“收缩”的问题。经济扩张时期城市当然也会扩大,但是任何国家、社会都不可能永远地扩张。过了高潮期就会宿命般地进入老龄化社会,此时社会必须缩小吧?1960—1970年代的New Town今后该如何缩小?这个问题还没有答案。
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在老龄化和当今的情况下,如何尝试改造非常小的住户,把两个住户合并为一个大型住户,同时满足现在的标准家庭的需求。此外安装电梯、进行无障碍化改造等,这些都需要继续推行。
6、Theme Park(主题公园)能成为城市吗?Huis ten Bosch
1980年代后半期,日本经济经历了被称为“泡沫”的长期快速发展期。随着收入的倍增,国民的消费从购物开始转到休闲和旅游等方面。规模巨大的旅游热潮席卷国内外,于是既有景点的完善和新景点的建设成为新的需求。1987年,该领域的法律依据——《综合疗养区域建设法(休养地法)》开始实施。此前作为重点保护对象的自然土地、农业和渔业用地,依据这个法律有可能被开发为景点。
Theme Park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Theme Park是1980年代初期受美国的影响而建设的,从1980年代后半期开始,日本各地相继建设起大型的、各式各样的Theme Park。然而随着1990年代初期泡沫经济的破灭,投下巨大建设资金的Theme Park难以运营,有很多Theme Park不得不关门停业。——Huis ten Bosch的计划。日本很多的Theme Park,都是模仿东京迪斯尼乐园建设的“模拟世界”,给游客带来一天的异国体验。其中,在日本的西长崎建设的Huis ten Bosch,以Theme Park为出发点,并计划将来使其发展为“城市”。民间资本打算将其建设成为一个新城市。
开业初期,Theme Park用门票收入来回收基础设施的投资,投资全部收回后,就免费开放使其成为“普通”的城市。全部开发规模约为150公顷,其中Theme Park部分(收费部分)为50公顷,其他的100公顷依次开发住宅。这个过程中,Theme Park的部分也被纳入城市规划(免费区域),成为商业和办公区域。
以Theme Park为城市建设的出发点,依靠民间力量“创造一个城市”,Huis ten Bosch在这个理想中诞生了。
——都市建设现状。Huis ten Bosch计划从1987年开始,1988年开工建设、1992年开业。这段时间正好是泡沫经济开始破灭的时期。伴随着入场游客人数的减少,巨额的债务、住宅销售不畅、土地价格下跌等不景气的因素引起了一系列负面的连锁反应。为了成为“城市”,第一步是建设住宅区和确保有人入住。约200户住宅依河而建,虽有人购买但因其高额的价格导致长期滞销。
面向运河的住宅
在北侧的山脚下建设的集体住宅(即中国的商品房),因为价格比较低而销售一空,购买人开始在这里定居,也就是迈出了“都市建设”的第一步。后来尽管缓慢,但还是不断开发面向定居者的住宅。
——Huis ten Bosch的城市化进程。终于在2003年,Huis ten Bosch因为经营不擅,而不得不接受公司再生法,运营公司也替换了,当初建设“城市”的梦想变得越来越远。在日本,民间主导的城市开发的财务构成大多是,低价购买农村土地、建设基础设施、在地块中心建设商业设施和公共设施,通过打造好的生活环境来抬升地价。购房者购买价格上涨后的规划用地或建好的住宅。开发者的开发建设费用依靠土地的溢价部分得以回收,也就是得到capital gain(回收资本)。这个结构(对开发的人来说是无法预期的)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而解体。
Huis ten Bosch的基础建设投资,包括港口建设、地域冷暖空调设施建设等,与项目本身规模相比非常庞大。回收当初的投资是不可能的。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因为其投资回收时间久,一般来说是由地方公共团体(地方政府)来进行。Huis ten Bosch则是民间企业操作的项目,依靠Theme Park的短期旅游项目来回收基础设施投资,此后结束了Theme Park的收费业务,使其成为依靠居民自身的支撑而维持的普通城市。这种理想,与始于20世纪初期的英国,并在欧美各国试行的“田园都市”的思想很接近。“田园都市”的思想只是在日本20世纪前半期的住宅城市(Bed Town)得到了实现。Huis ten Bosch则以生产和消费、工作和休闲的“完结型,自立型城市”为构想,并现实地建了起来。只是,泡沫经济时期日本的土地价格无限上升,Huis ten Bosch在这样一个神话就要破灭的时候,开张运营了,应该说它太不幸吧。
新桥汐留意大利风情街
——城市的Theme Park化。在这里叙述的Huis ten Bosch是把“Theme Park的城市化”作为城市发展的进程。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城市Theme Park化”的社会现象。比如建设在东京新桥再开发地区的“意大利街(2007年开业)”,是意大利式的建筑群包围着意大利风格广场的项目。没有人问“为什么是意大利呢?”,也许意大利风格会带来商业上的成功。
另外,在兵库县有“华盛顿村(1992年开业)”,使用从美国进口的建材,有大块草坪、院子的住宅区,呈现出美国郊外住宅的景象。平城京(现在的奈良)、平安京(现在的京都)等古代的都城制城市是把唐代长安作为Theme(主题)的城市,中世纪古城镰仓建造了好几处再现大陆佛教寺院风格的大型伽蓝。这既是再现先进的佛教世界的一种尝试,也是Theme(主题)城市、Theme(主题)地区。
Theme(主题)城市的Huis ten Bosch,能够脱胎换骨成为真正的城市,从而获得新生和发展吗?
7、首都功能的转移
从1960年代开始,就有人讨论转移日本首都东京,或者转移首都的部分功能。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不仅东京,日本的很多大城市都失去了其功能。住宅、交通、公共机构、服务设施等都是在1950年代重建的。从1960年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很多大城市都吸引周边小城市和农村人口大量流入。特别是东京,不仅是行政中心,服务业、商业、教育、生产以及大量的住宅都云集于此。东京开始为交通拥堵、噪音、大气和水系污染等公害问题大伤脑筋。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政府试图把首都的功能转移到其它地区、减少东京人口,这样既能提高城市的便利性,也可以提高首都的功能。有关首都转移目的地的调查也进行了。这个时期日本城市的地价开始大幅上涨,1980年代后半期,在后来被称为泡沫经济的时期,大城市的地价更是异常高涨。另外,袭击大城市的灾害、阪神淡路大地震等天灾、东京地铁的沙林毒气事件等的发生,也加深了人们对首都功能集中在东京的恐惧。
1990年代首都功能转移候选地有:东北地区的“枥木·福岛地区”;东海地区的“岐阜·爱知地区”和有可能成为候选地的近畿地区的 “三重·畿央地区”。
“转移”有“把首都本身转移出东京”、“设立一个副首都作为东京的辅助城市”,还有将东京的首都功能(国会、各省厅等)的一部分转移出去的意思。
但是,19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后,国家财政面临长期赤字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局面,首都功能转移问题失去了财政支持,相关讨论的声音渐渐消失了。
然而,2011年3月11日发生了东日本大地震。地震后,关东(东京等)地区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不断变大,为应对风险,应该转移首都功能的议论再次浮出水面。
在这里列举几点赞成转移的理由:1.消除土地使用和交通等过于密集的问题。2.形成分散性的国土。2005年首都圈(一都三县)集中了27%的人口,将这些人口分散到各地,这样可以改善地方的低迷、空洞化,使其再次焕发活力。3.强化应对灾害的能力,建立东京受灾后得以恢复的基地。4.当前东京既是政治中心又是经济中心,会产生官商勾结的问题,向外转移一部分政治功能可以消除这一隐患。
崎玉新都心
另一方面,反对转移论的观点如下:1.转移费用的问题。转移费用预计需要12万亿日元,考虑到当前国家的财政状况,投资建设很困难。2 .对首都功能转移“效果”的疑问。就算转移出首都的部分功能,企业从经济角度出发也不会进行大规模的转移。就算有数十万人迁移,也只相当于首都圈4000万人口中的1%左右的人口迁移了,所以消除“东京一极集中”的效果存有疑问。3 .从灾害风险分散方面来看,候选地也都有震灾的风险。日本所有的地方都有发生地震的可能性。4 .搬入地的环境问题。建设30万人的新城市,恐怕会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与进一步提高东京的集聚效果相比,不能否认转移对当地环境造成的影响更大。
尽管有反对之声,但其他转移首都功能的国家,比如德国,把政府机关分散在首都柏林(BERLIN)以外的各个地方,((法院设在卡尔斯鲁厄(KALSRUHE)、中央银行设在法兰克福(FRANKFURT am MAIN)、国防部等设在波恩(BONN)),并没有出现效率低下的问题。另外,韩国的首都在首尔(汉城),一部分的首都功能却转移到了北朝鲜附近的大田。
在日本,政府机关的一部分功能,已经转移到了筑波研究学园(国立研究机关等)、崎玉新都心(各省厅的关东地区分部局等)。
以上内容均转自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微信账号:ciudsrc